集成电路是半导体吗 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到底是什么?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小编 2025-04-02 开发者社区 23 0

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到底是什么?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但是你一定不清楚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定义

半导体:顾名思义,在常温下导电性既不像导体那样导电性很好,也不像绝缘体那样导电性那么差,就是介于二者之间。常见的有硅、锗、砷化镓。

半导体主要由四个组成部分组成:集成电路、光电器件、分立器件、传感器。 同时形成了三代产品。

第一代:以硅、锗为代表

从1954年5月第一颗硅晶体管到今天的微处理器,已有近70年的历史。硅引领了半导体行业的迅速发展,其技术成熟、性价比高,被广泛地应用在集成电路领域。

我国在2000年后,才开始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中兴、华为事件之后,彻底转变了思路,开始走上自主研发之路。

第二代:以砷化镓(GaAs)、锑化铟(InSb)、磷化铟(InP)为主

砷化镓具有高频、高温、低温性能好、噪声小、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

锑化铟制造的晶体管具有相对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运算速度将提升50%,消耗功率也将明显下降。

磷化铟具有饱和电子漂移速度高、抗辐射能力强、导热性好、光电转换效率高、禁带宽度高等诸多优点。

砷化镓磷化铟可以制作集成电路衬底、红外探测器、光通信的关键器件等。而磷化铟比砷化镓优势更强,可以开展光纤及移动通信的新产业,同时可以推动卫星通信业向更高频段发展。

第三代:以氮化镓(GaN)、碳化硅(SiC)、氧化锌(ZnO)、金刚石为代表

第三代半导体普遍拥有高击穿电场、高饱和电子速度、高热导率、高电子密度、高迁移率、可承受大功率等特点。

这个特点,使其可以用在5G、光伏、新能源汽车、快充等多个领域。

第三代半导体兴起于本世纪,各国的研究水平相差不远,我国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如果持续地加大研发投入,或可弯道超车。

集成电路就是把电路小型化的方式,英文名字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 这种方式主要应用在半导体设备上,也包括一小部分被动组件。

其主要是利用光刻、刻蚀技术将晶体管、微型电容、电阻、电感及线路布局在一小块晶圆上,最后进行封装。

集成电路按产品种类分为四大类:微处理器,存储器,逻辑器件,模拟器件。按照电路属性分: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

芯片:又称微电路、微芯片、集成电路,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一部分。

可以说芯片是集成电路的载体也是集成电路的主要表现方式。 在谈起CPU、GPU、存储器时,我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作芯片。

集成电路和芯片的区别

1、二者表达侧重点不同。

集成电路侧重于电子电路, 是底层布局,而且范围更加广泛。

我们将几个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混连在一起,就是集成电路。这个电路可以是模拟信号转换,或者具有放大器功能,也或者是逻辑电路。

芯片更为直观 ,就是我们看到的指甲块大小的、长着几个小脚、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物体。

芯片更侧重功能 ,比如:CPU用来信息处理、程序运行;GPU主要是图片渲染;存储器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存储数据的。

2、制作方式不同

芯片制造的原材料是晶圆(硅、砷化镓),然后光刻、掺杂、封装、测试,才能完成芯片的制作。

芯片制造必须要使用到光刻机、刻蚀机等先进的设备。

集成电路所使用的原材料和工艺更加广泛,它只要将完整的电路(包含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微缩,通过布线连在一起,制作在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

对于集成电路来说,光刻机、刻蚀机并不是必需品。

3、封装不同

芯片的封装最常见的是DIP封装,也叫双列直插式封装技术,双入线封装。这种封装的引脚数量一般不超过100,间距为2.54毫米。

集成电路被放入保护性封装中,以便于处理和组装到印刷电路板上,并保护设备免受损坏,存在大量不同类型的包。

简单来说,芯片的封装更加规则,方式也更加集中。而集成电路封装大小、形状不同,方式方法也更多。

4、作用不同

芯片是为了封装更多的电路,这样可以增加单位面积晶体管的数量,从而增强性能,增大功能。

集成电路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二者都适用摩尔定律。即: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写到最后

半导体的范围十分庞大,它不仅包含了集成电路、芯片,也包含所有的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等。

集成电路的范围要大于芯片。尽管很多时候我们把集成电路称作芯片。

总的来说: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共同讨论!

半导体是个好东西,不仅能做芯片,还能用来做“炒酸奶”

生活中,我们觉得很多东西越大越好,比如房子。

也有很多东西,我们觉得小一些更好,比如手机。

现在的手机屏幕通常会做得比较大,但是厚度、重量比二三十年前的“大哥大”要小太多了。我们现在可以“拿着”手机出门,但大哥大给人的感觉好像要“扛着”它出门。“大哥大”功能很单一,基本上只能打电话;当然了,以它那个块头,要用来防身也行。如果当时真要把“大哥大”做得像现在手机,有这么多功能,那就得做得更大,估计得“背着”出门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背的是钢琴。

最早的计算机也是个庞然大物,有好几层楼那么高,运算的时候需要好多人在里面来回跑来跑去地接线——真是工作健身两不误。现在能把电子产品做得这么小、实现“微型化”,这里面的科学叫作“微电子学” 。那么是怎么实现微型化的呢?其实就是把原来的一大堆东西,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芯片。

变形记

对于电脑来说,“芯片”确实像人的“心脏”一样重要,但从功能上看,它其实更像人的大脑 。芯片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运算处理 ,能像学理科一样算出来很多东西;另一方面是数据存储 ,能像学文科那样背下来很多东西。芯片真可以说是“文理双全”的“最强大脑”。

制造芯片所用的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叫作“硅”。它的来源特别广,最主要的来源是一些沙子和碎石,也可以说芯片是用沙子“变”来的 。当然,把沙子变成芯片靠的不是点石成金,更不是掐诀念咒,而是一套非常复杂的设计和加工过程。

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制造芯片需要把沙子熔化,通过化学反应将其变成硅单质,做成单晶硅的“柱子”,然后像切黄瓜一样把柱子切成硅片。“芯片”就是以这个硅片为基底,通过蒸发、溅射、化学气相淀积等一系列方法在硅片的表面生成出一层薄膜,然后把这一层薄膜刻成我们需要的图形。

所以我们需要的电学器件、电路实际上是通过一层一层膜的图形化来实现的 ,这个过程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加工,叫作“平面加工工艺 ”。这有点像我们摊煎饼,会在衬底上先刷一层酱,再刷一层辣椒,再撒葱花,再放薄脆。芯片加工的过程主要就是反复生成薄膜,进行图形化的过程。

芯片图案里面的连线非常细,几纳米或者十几纳米。制作芯片的成本非常高,有时候做一批芯片可能需要花费几千万甚至上亿人民币 ,但可以一次做很多硅片,每张硅片又可以做成很多个小芯片,平均下来一个芯片可能只要几块钱、几十块钱。为什么要做小?第一是为了微型化 ,手机需要做小;第二是为了降低成本 ,做得越小,一次做出来的数量越多,成本就越低。

什么是半导体

芯片的设计、加工方法、封装测试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研究,研究芯片的行业被称为“半导体行业 ”。有的人一听,会误以为这个行业是制造收音机的,因为用半导体材料制造的收音机曾经很流行。实际上半导体这类材料不仅能用来做收音机,其更大的贡献在于制作芯片

人们可能对“导体”这个词很熟悉,像铜、铁这种具有较好导电特性的材料就被称为“导体 ”,而像陶瓷、橡胶这种导电性能极差的材料被称为“绝缘体 ”。导体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里面包含了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导电粒子” ,称为“载流子 ”。拿金属来说,金属原子的原子核能力有限,而原子最外层的电子特别活泼,原子核“管不住”,就成了“自由电子”。金属包括大量的自由电子,所以能够导电。而陶瓷中的自由电子极少,几乎不能导电。

顾名思义,“半导体”就是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可以说是“两边倒”。尤其是掺入一些杂质之后的半导体材料,会有一定的导电性,但却是可以被“操控”的。所以由半导体材料做出来的器件,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导电,而在另一些条件下不能导电,具有“让你导电你就导电,让你不导电你就不导电”的特点 。这样就可以做出来具有“开关”的电子元件,而在电子设备中通常用1和0这种开关的通断来表示,再用1和0组成二进制的数字进行运算和存储,表达各种信息,芯片就是利用这样的原理做出来的。

不过,半导体不仅能用来做芯片,还能用来做“炒酸奶”。

如何自制炒酸奶

怎么用半导体做“炒酸奶”?当然不是把半导体材料作为食材,而是作为加工工具。所谓的“炒酸奶”是用一个能够制冷的铁板,把酸奶倒入锅中,搅和至片状 。这个锅之所以能制冷,用的就是“半导体制冷片 ”,其中的原理叫作“第二热电效应 ”。

第二热电效应也叫“珀耳帖效应 ”,这个效应是说把两种不同的导电材料串联在一起,通电之后,两个接头分别出现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我们常用的“半导体制冷片”就是把两种掺杂不同杂质的半导体材料相串联,通电之后一端放热,而另一端吸热制冷,形成“热泵 ”。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这叫“第二热电效应”,那就肯定有“第一热电效应 ”呀。确实,第一热电效应又叫“塞贝克效应 ”,它与第二热电效应的过程正好相反——如果两种导体或者半导体组成一个回路,两端接触点的温度不同(比如把两个端头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就会产生电流,也会有相应的电压。利用这种现象,就可以把温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来测量温度 ,所谓“温差发电机 ”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其实还有“第三热电效应 ”(也叫“汤姆逊效应 ”),说的是一个导体或半导体,如果两端有温差并且有电流通过的话,就会吸热或者放热(除了电阻产热以外)。

“炒酸奶”的机器和一些车载冰箱利用的都是“第二热电效应”。其实你从网上买个半导体制冷片,放在平底锅或者铁板下进行改造,没准就能自制炒酸奶的机器。要是在半导体制冷片上再加一个塑料泡沫箱子,还能自制一个简易冰箱。不过自制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用电安全哦。

如此说来,手机、沙子和炒酸奶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和半导体材料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

作者:张宇识

编辑:吴青

排版:雷颖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编辑:米老猫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为什么不倒翁小姐姐能摇一晚上不倒?

2. 如果在家考,作弊就很容易吗?

3. 「我给你 37 美元,求求你把这桶油搬走吧」

4. 老师隔离后用射击游戏上网课,真不怕学生看完更想玩游戏?

5. 被五步蛇咬,走几步才最安全?

6. 我们从不骗你,除非……你不懂物理

7. 为什么菜油倒海上能救命?这道题美国学霸国父也不会做

8. 为什么有 32 个关卡的超级马里奥兄弟只要 64KB?

9. 十大物理效应,一次看个够!

10. 方程 E = mc² 中,m 的能量从何而来?

相关问答

pcb是半导体还是集成电路?

是集成电路。PCB(PrintedCircuit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相互连接的载...

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通常是什么_作业帮

[最佳回答]硅

芯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之间的区别?

半导体是一类材料的总称,集成电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路的大型集合,芯片是由不同种类型的集成电路或者单一类型集成电路形成的产品。对应成大家好理解的日...

芯片属于半导体吗?

以计算机为例,半导体和芯片不是同概念。半导体泛指所有的混搭金属和其他有机无机杂质,会产生导电和近乎不导电的材料特性;芯片专指经半导体材料中的硅质芯圆制...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集成电路都采用了Si半导体?

因为Si半导体的技术非常成熟并且原料成本很低,是继锗之后最先研究的半导体材料,非常具有代表性所以教材中也大都讲的是Si工艺。集成电路非常昂贵,每一条生产线...

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路哪个难学?

两者实用性相当,在操作方面半导体物理操作难度更大需要借助专业器械,半导体物理主要研究半导体的电子状态,即能带结构、杂质和缺陷的影响、电子在外电场和外...

什么是半导体?为什么芯片要用半导体做?

半导体是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种材料。整流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组成的半导体器件,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是整流电路的主要器件。三极管是由两个pn结组成的...

芯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区别?

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因为芯片就是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就是做在半导体材料上的。早年科研工作者发现了半导体,由半导体做出了晶体管,后来由于科技进步...本质上...

请问CPU是半导体吗?CPU跟集成电路有什么关系吗?-ZOL问答

请问CPU是半导体吗?CPU跟集成电路有什么关系吗?CPU讨论回答(4)当然,所有芯片都采用了半导体器件,只有半导体才能够实现一系列的模拟数字运算或者数字存储功...

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芯片有什么关系和不同?两者的概念如...

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芯片有什么不同?简单说没有什么不同;严格说:半导体集成电路是由半导体芯片、内部键合连接线和封装外壳组成的。它的核心是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