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同半导体 坤同半导体400亿项目搁浅 大股东出资无音讯

小编 2024-11-23 设计资源 23 0

坤同半导体400亿项目搁浅 大股东出资无音讯

来源:证券时报

如果一切顺利,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陕西坤同柔性半导体服务制造基地项目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投产,并于明年第三季度正式批量生产。

2018年坤同半导体落户沣西新城,项目计划总投资400亿元。然而,近日有消息称,项目投资方陕西坤同半导体有限公司以“遣散员工”的方式变相宣告这一项目终结。

“五一”前夕,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先后来到坤同半导体的办公地及柔性半导体项目的建设工地。在办公所在地,记者看到公司一面玻璃门上张贴着带有“办理离职手续”字样的通告;在建设工地,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的配套生活区已停工逾3个月,规划中的生产厂房用地还是一片荒芜。

“我们公司没有黄,还在经营中,只是经营得比较艰难。”针对记者有关是否因为资金不足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的提问,坤同半导体董事长李肖燕在电话中表示,这么大的项目大家应该相互理解。“我觉得我们公司是没有问题的,会持续好好经营下去。”

沣西新城有关负责人介绍,坤同半导体成立后,坤同半导体的大股东坤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按照陕西坤同公司章程和股东会决议履行出资义务,致使陕西坤同陷入运营危机,项目目前处于停滞状态。

目前,坤同半导体的另一名股东西咸新区沣西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已多次催缴,要求坤同科技履行实缴出资义务,全面解决坤同半导体资金周转困难问题。

项目建设工地已停工

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西部云谷聚集了不少处于创业孵化期的科技企业,C3楼4层是坤同半导体的注册地址,也是其办公场所。

中午时分,坤同半导体办公区内陆续有员工走出。办公区的玻璃门上贴着写有“办理离职手续”字样的通告以及相关联系电话。通告落款显示,该通告3月27日就已发出。

证券时报记者从沣西新城管委会官网查询了解到,近期出现了有关坤同半导体未按时复工的情况反映。有关部门在回复中表示,坤同半导体受疫情影响目前仍无法正常恢复经营,公司现有8名工作人员上班,均为值班人员,主要负责防疫物资采购及处理紧急情况。

坤同半导体与其投资的柔性半导体项目并不相邻,两者相距十余公里。随后,记者来到位于沣西新城大王镇的联庄村,这里是柔性半导体项目的建设所在地。记者在这里看到,周边的部分民房上,仍然留有“柔性半导体征迁区域”的字样。

从沣西管委会2019年初发布的一则征收土地公告看,在一项名为“西咸新区2018年度第71、72批次(沣西新城)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建设用地项目中,拟征收大王镇联庄村等有关村组集体土地,共计48.9239公顷。

从记者实地走访情况看,上述征收的土地聚集了以丝路科创谷为核心的多个项目,柔性半导体项目只是其中之一。

在联庄村附近,横亘着G211国道,国道走向在此由南北向变为东西向。当地居民告诉记者,柔性半导体项目的配套生活区位于G211国道东侧,规划中的生产厂房位于国道的西北方向。

有当地居民称,配套生活区从春节停工后就一直没有开工迹象。记者在生活区外围看见,区内设施已初具雏形,包括耸立的钢筋结构建筑与多座蓝顶白墙的活动板房。相比临近工地的忙碌景象,该生活区现场并无工人施工,只留有一名保安人员。

柔性半导体项目生活区附近的一名人员告诉记者,外地工人都已回去了,停工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资金问题及受到疫情影响。在他看来,9月份建设工作或许还能再度启动。不过,两位当地居民的反馈并不乐观——“项目哈了”。这在陕西方言里表示东西坏了或不能用了。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G211国道西北侧的项目生产厂房规划用地。这里仍是一片荒芜,并未留有一点曾经动工的迹象。“这里也运来过几台打桩机,不过后来又都运走了。”当地居民告诉记者。

与规划中的生产厂房用地隔路相望,有一座名为沣西新城110千伏坤同变电站的项目。从工程概况牌看,该项目拟建设一座总容量约480MVA的110kV变电站。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座变电站原本就是为柔性半导体项目配套建设的。

沣西新城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项目前期筹备中,沣西新城严格依据入区协议,从多个职能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项工作办公室,协调解决员工宿舍、办公场地及餐饮配套服务等问题,在项目规划、土地征迁报批、进口退税、环境影响、供电、供水、市政道路等项目配套工程及有关手续办理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目前,相关储备土地征迁及报批已全部完成,随时可满足入区项目需求。

危机早有征兆

立项之初,柔性半导体项目对外宣称的总投资是400亿元,项目核心是产能规模为30千片/月大片基板的第六代全柔性AMOLED示范量产线,基板尺寸为1500mm×1850mm,产品以中小尺寸柔性AMOLED显示屏模组为主。

坤同半导体当前遇到的问题及项目建设受阻的情况可能早有征兆。天眼查数据显示,坤同半导体主要股东为坤同科技和沣西发展,分别持股95%和5%。更早之前,坤同半导体的股东有三家,即坤同科技、GSF Global Co.,Ltd(下称GSF)及沣西发展。

今年1月,坤同半导体发生多项工商信息变更,较为关键的有三项:一是注册资本金由20亿美元增至138.9亿美元;二是GSF退出股东行列,坤同科技的持股比例由60%增至95%;三是高管人员变更,原总经理卓建宏退出。

坤同科技的大股东为李肖燕。作为坤同半导体的最大出资认缴方,她同时担任后者的董事长一职。沣西发展背靠沣西新城管委会。此外,行业媒体信息显示,GSF是一家在卓建宏名下的企业。

谈及坤同半导体的近况,一位曾与该公司有过接触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有些意外,“去年曾了解到,世源科技向坤同公司派驻了数十名人员进行前期工作,因为世源科技是半导体行业内比较知名的设计、咨询公司,当时大家对坤同公司还是认可的。另外,那个时候坤同公司自己的员工也有百余人,看起来整个公司熙熙攘攘,客观上会认为整个项目还很顺利。”

“说白了,(柔性半导体项目的停滞)还是资金问题,特别是投资方坤同科技的资金一直没能到位。当然,政府相关的出资可能也没有完全到位,因为面对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地方政府肯定也不愿意当冤大头。”上述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除了资金,人才与技术也是制约坤同半导体发展的关键因素。“2019年10月,坤同半导体总经理等一批核心高层管理者突然相继离职,对公司正常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对于坤同半导体当前存在的问题,沣西新城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说。

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多个信源确认,包括卓建宏在内的坤同半导体原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于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和辉光电官网显示,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中小尺寸高解析AMOLED显示屏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形成量产规模,正在建设一条6代AMOLED生产线。

上述受访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比京东方、维信诺等企业在柔性屏上的投入及取得的成绩,和辉光电与领先企业还是存在差距。“OLED投资规模巨大,以这样的团队来落实大规模的投资计划,能否将项目张罗起来确实要打个问号。”

赶上OLED投资热潮

坤同半导体成立于2018年7月,正好赶上当年的OLED投资热潮。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在2018年年中至年底,国内多家面板行业的上市公司密集宣布要投资建设OLED生产线。其中,深天马公告了武汉第6代LTPS AMOLED生产线二期的扩建项目;京东方在福州投资465亿元建设AMOLED生产线;维信诺在合肥启动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建设,总投资440亿元。

上述几个项目产能情况有所不同。维信诺合肥生产线设计产能30千片/月,京东方福州项目设计产能48千片/月,深天马武汉生产线一二期合计设计产能37.5千片/月,而坤同半导体的设计产能为30千片/月。

OLED是近年新兴的显示技术。在三星、苹果手机纷纷搭载OLED面板的趋势推动下,全球各大手机厂商均瞄准了OLED的应用。此前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三星、LG等韩系厂商手中,随着国内厂商加入,OLED也在迅速国产化。

市场调查公司DSCC指出,2018年到2023年间,中国面板制造商将斥资297亿美元提升OLED面板产能,LCD面板投资则将自2022年起转向保守。另外,从2018年至2022年,OLED面板出货量将增长近一倍,达到8.18亿片的规模。

一位受访的上市公司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加快,三星OLED的市场份额已有所下降,同时,从OLED市场需求看,每年基本都能保持双位数增长。

记者梳理最新年报及公开信息发现,维信诺昆山第5.5代AMOLED已向国内外多家知名品牌客户供货;固安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产能和良率进展良好,产品已进入多家一线品牌客户供应链;合肥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建设持续推进,已于2019年10月中旬生产线主体结构封顶。

京东方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实现量产,重庆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完成桩基。深天马旗下的天马有机发光第5.5代AMOLED产线和武汉天马第6代LTPS AMOLED产线一期项目产能和良率持续提升,武汉天马二期项目处于设备陆续搬入及安装调试阶段。TCL科技的t4 G6柔性OLED产线于去年12月实现一期量产,今年将完成二期、三期建设。

地方与企业的角力

如何做好OLED巨大投资规模与资金需求之间的匹配,始终是个问题。上述上市公司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业内已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即面板企业与地方政府合资合作。

李肖燕向记者表示,筹划柔性半导体项目的原因是因为看到了这个产业虽然有很多产线和产能,但并没有产量。“我们公司今天遇到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创业公司都会遇到的,况且像这样的(投资规模巨大的项目)更是如此了。”

从上市公司已有投资案例看,OLED项目一般是由企业与地方政府成立合资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注册资本覆盖总投资的一部分,差额通过债权融资等其他外部融资方式解决。“为表达合作诚意与支持,沣西发展在坤同半导体成立时占股5%,目前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履行了部分出资义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沣西新城有关负责人特别提到这一点。

“OLED项目资金需求量太大,政府招商的时候也会比较谨慎,担心盲目投资产线太多反而像LCD一样出现产能过剩。当然,显示面板的投资也需要有技术积淀,人、钱、技术缺一不可。”谈及坤同半导体的现状,一家国内OLED厂商人士对记者说。

引进坤同半导体及其OLED项目,也承载着地方政府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渴望。沣西新城有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按照原计划,柔性半导体项目建成后年产值不低于260亿元,可带动柔性半导体产业链产值超180亿元,直接吸收就业人员超5000人,对带动新城创新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何晓宁指出,陕西本土虽已形成LCD、LCD配套及LED等不同层次的半导体显示产业体系,且行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但由于没有形成本地化的配套产业链,行业发展受到制约。

记者了解到,咸阳彩虹光电是陕西本土的LCD产业龙头。引入坤同半导体的柔性OLED项目时,地方是希望借此将半导体显示产业扩展为兼具硬屏及软屏的“一软一硬”格局。

何晓宁告诉记者,目前,陕西省、市、区三级政府均对半导体显示产业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省级层面提出了“芯网端屏”的发展思路。他希望,未来政府部门能进一步加大对以半导体、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持。

沣西新城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沣西发展在发现坤同半导体存在资金缺口问题时,多次开展催缴,通过函告、会议、约谈等方式要求坤同科技履行实缴出资义务,全面解决陕西坤同资金周转困难问题。

该负责人表示,沣西发展将继续督促坤同科技履行实缴出资义务,解决坤同半导体面临的困境,促进项目早日正常推进。“当然,如因坤同科技未履行实缴出资问题,导致项目长时间停滞,沣西发展将依据坤同半导体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维护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独家专访|400亿柔性半导体项目陕西坤同负责人:核心技术骨干都在,整改结束将正常推进

《科创板日报》(西安,记者 毕华章)讯 ,原计划投资近400亿的陕西坤同半导体,是号称国内首个专注于柔性半导体暨新型显示技术开发与自主化的项目,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目光。

《科创板日报》此前的报道中,获得陕西坤同半导体董事长李肖燕的独家回应:“不管有多少困难都会做下去。”(详见 调查|投资400亿!号称国内首个柔性半导体项目陷停滞 陕西坤同董事长独家回应)

虽然尚难说为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但这一表态,至少让关心该项目及公司发展的人士,有了稍许宽慰。

上次囿于时间安排等情形,陕西坤同半导体董事长李肖燕未能详细展开话题。此次她委托陕西坤同半导体公司相关负责人赵总(以下简称赵总),独家接受《科创板日报》专访,就市场关心的话题,作出细致回应。

|谈总经理离职:主要负责市场销售不影响核心骨干

《科创板日报》:原总经理卓建宏是去年10月突然离开的吗?

赵总:至少是没有正常交接。正常来说,到任何公司应该有一个月的交接,很清楚的交接,有一个过渡期,这是必要的。但事实结果就是他走了,这个我们不妄加评论。董事会临时接管了目前公司的运营。

《科创板日报》:卓总那边究竟是什么原因离职的?

赵总:其实我没有见过卓总,他离职以后我才来。因为都在圈内吧,我觉得卓总迟早应该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他走了以后,公司董事会临时接管了公司整个的运营和管理,又遇到重组阶段,事情蛮多的。卓总的事情我们现在也没有任何追溯。

《科创板日报》:市场也有关心,卓总的突然离职是不是由于被竞争对手挖去?

赵总:这个我们不妄加猜测,他的确是走了,也的确是没有任何交接。至于他去市场哪家公司,也不是我们特别关心的问题,我们还是着眼于本身的项目,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公司自己的整改和运营上。

1月份公司开始整改,2月份又遇到疫情,我们把精力都放在自己关注的核心问题上,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其它一些外部的猜测,其实我们没有过多去关注。

《科创板日报》:原总经理和相关团队的离开,引起市场一些担忧,毕竟他在业内已经多年。对这点,公司是如何应对的?

赵总:其实卓总以前的职业背景是做销售市场业务的,去年10月底他没有和公司做好任何交接就直接走了。

核心团队没有离开,核心团队的人都在。目前看到的员工争议,属于非核心员工,主要是去年校招的学生,或者是社招的非核心部门的员工,核心部门的人都在。

《科创板日报》:卓总之前也是负责陕西坤同公司的市场和销售业务?

赵总:卓总是陕西坤同总经理,他的背景主要是市场和销售这个领域。其实他的走,不存在说带走核心研发人员,这个是不存在的,核心的研发人员都在。

|谈复工进度:日韩欧美供应商仍受海外疫情影响

《科创板日报》:外界关心公司资金紧张的情况,大股东没有实缴注册资本的原因是什么?

赵总:这么大的项目,在它发展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股东方也是在不断地调整。预期做这个项目要投四五百亿这么多钱,前期会有前期的问题在,倒不是说(实缴)出资是0就一定会怎么样。

做这个项目之前,其实也是做了很多方案,本身需要投这么多钱,前期也是在不断做一些内部调整和整改。

《科创板日报》:公司目前出现的情况,是不是与外界质疑的资金没有到位、公司运营紧张有关?

赵总:我觉得一个大项目的正常运转,牵扯到方方面面。我们是从2020年1月份进入整改期,内部其实是没有停止运行的,核心骨干都在,我们每一步做的也是蛮踏实的。

其实也是天灾人祸,碰上疫情,这是每一家公司都没有预料到的。坤同和很多大公司一样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是这样的原因。

公司目前遇到的情况,可能大多数公司也都会遇到,陕西坤同正好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又是一家初创公司,可能会在这个阶段要艰难一些。但是这个项目一定是要做下去的,李董及核心团队是很有决心的。

《科创板日报》:相当于说确实遇到了一些难题,但是依然要推进下去?

赵总:这个项目本身是一定要去完成既定目标的,我们每一步走的还是蛮扎实的,毕竟项目投资这么大,我们还是希望每一步都走的稳一点,如果发现问题,我们会及时整改。

《科创板日报》:出现目前的情况,有没有提前预料到或者做好预备措施,包括资金筹措进度等?

赵总:我觉得事物总是在变化当中,包括公司组织也是在变化。做一个大项目会做好方方面面的预案,可是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调整和变化当中。

但是陕西坤同这个项目肯定要做的,这点无需置疑,从董事长到核心骨干,我们对技术是非常有信心的。并没有像外界传言的停止,我们现在也在做人员及组织的优化。

《科创板日报》:新加入的人员是怎样的?

赵总:一家公司通过每件事情都在总结经验,在用人方面,我觉得我们的标准只能更高,不会更低。

《科创板日报》:复工或整改进度怎样,预计需要多久可以恢复正常?

赵总:我们很难和媒体讲一个具体的时间,只能说,的确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作为坤同这么大的项目,不只是受到了国内疫情的影响。大家看到的都是国内疫情已经快结束,但其实我们的上游供应商很多是日韩和欧美的,其实国外的疫情对我们影响现在更大一些。

大家认为现在国内疫情好了,我们项目为什么还不开工?其实我们是先受到国内疫情的影响,后受到国外疫情的影响。

整个产业链是很长的,对坤同这么大的项目来说,的确是这样的。因为没法做嘛,目前日韩欧美都是这样的。

客观来讲,疫情对我们的影响还是蛮大的。但我还是那句话,每个公司受到影响的程度不一样,坤同正好是高科技又处于初创期,正好又遇到一个很大的门槛。但是我们项目依然要做,而且核心团队是很坚定的。

其实每个公司都会在不同的阶段遇到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比如一些500强的巨头,在疫情期间其实也是艰难支撑运营。每家公司有每家公司的困难,还是取决于我们克服困难的决心有多大。

|谈经验教训:会对此次“摔跟头”复盘和反思

《科创板日报》:目前公司的管理层或骨干都在吗?

赵总:对,都在,核心骨干包括研发都在。

《科创板日报》:起初有多少研发人员?

赵总:公司总共有320多名员工,其中188名是去年招聘应届毕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有60多名技术骨干人员,这些骨干都在。

《科创板日报》:公司在专利的优势方面怎样?

赵总:这个不方便透露,我们所有的专利都已经申请,都是备过案的。专利和研发对一家高科技公司,是生存之本。而且上上下下,我们对专利的保护做的是非常好的,但是具体的我不方便透露。

《科创板日报》:新的技术研发进度,会相对慢一些?

赵总:会比较慢一些,目前还处于整改期,等恢复正常运营以后,这些就会很快。

现在还是把内功练好,把每一步走扎实,为后期奠定好的基础。我们主要关注点都在内部,对外部的一些声音,其实没有花大的精力去做这些事情。

《科创板日报》:对于这次出现的情况,公司如何看待或有哪些思考?

赵总:就像一个人走路一样,摔的跟头不管大还是小,都会有借鉴。这次的事情我们也学到更多,等公司整改完成后,我们会做一个大的复盘。

事情发生在前期,对一家大型企业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情,有可能是一个好事情,至少说给我们打了预防针。因为毕竟投资大,避免这些问题在以后经营中发生。

我觉得这是大企业上的一堂必修课,有利有弊。

《科创板日报》:会对这次的过程作一个复盘?

赵总:对,我们会做一个大的复盘工作,对这次事情得与失,或者经验教训,管理层会有一个很深刻的复盘。

相关问答

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如果现在让你一定要学习一个兴趣爱好你会选什么?

手工。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手工艺可谓是门类繁多,并且个个都是光彩夺目。回顾传统工艺的历史,不同的时代,传统手工艺都有不同的风貌特征,而种...